一条河流的此岸与彼岸

2023-08-06 07:21:12 来源:潇湘晨报


(资料图片)

张远文是我家乡沅陵的老弟,彼此相识很有些年头了。他做过村小老师、中学校长、县电视台总编,以及教育科研等工作。

近日读到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远文散文集《河流在人间》,很是让我诧异。因为先前的许多年,他几乎没说过写文章的事情,即便别人有时说起他写得如何如何,他也总是羞赧地说,偶尔为之,不值得看的。

《河流在人间》分“草木本心”“山河昭昭”“此彼黍离”“人间春秋”四个小辑,以他熟悉的千里沅江与八百里酉水作为底色与基点,大处着眼,小处落笔,聚焦河流两岸的“山水村城、风物人事”,用灵动有致的笔调,关注万物生存的现实和体验,关注生命的灵魂和思想,呈现出大地伦理、生态正义及自然美学。

可以说,张远文的散文不是用笔写出来的,而是用双脚走出来的,是用生命活出来的。在朋友圈里,经常可以看到他一个人、一只包,天南地北地晃来晃去。他从沅江、酉水出发,去天边的若尔盖、去九曲黄河、去三江之源,他在一条又一条的河流两岸行走,发现每一滴水都有着自己的来历,每一朵浪花都有着自己的思想。

通读张远文的散文,题材是宏约广博的,叙事是酣畅淋漓的。如在长篇历史散文《风云独钓》中,他从遍地巫风的大楚南,辗转到秦汉烟云重重的巴蜀之地,眼看沿途高山峡谷峥嵘崔嵬,远近丛树青苍萧疏,无数的城市、村庄嵌于山涧河谷,透出天青色的娴静与从容。有风南来,却往北吹,墟烟牵惹着人的思绪,纷纷扰扰的,几许锦瑟流年的眉眼盈盈,几处朝露夜晞的短歌微吟,皆在潇潇暮雨中互诉衷肠。苍山负雪,浮生难歇。他将历史烟云深处的波澜起伏活脱脱地呈现于读者眼前,让人怦然心动,又沉思不已。

语言的精粹雅致是张远文散文的一大特色。他写山间云雾,忽上忽下,涌来涌去,时而轻如丝绢,时而又怒冲霄汉,时而翻滚碰撞,时而又拥挤摩肩;他写村庄的窨子屋,阳光从天井口斜斜地倾泻下来,透过蛛网,越过尘埃,让整个庭院显得亮堂……仿佛不是阳光照耀着这些古老的房子,而是房子豢养着数百年的阳光;他写年迈孤苦的父亲,历经多年的世事沧桑,从此不牌、不棋,不烟、不酒,不声、不响,唯一的,是偶尔寡心寡欲地窝在“窝桶”里看看闲书,更多的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鸟叫;他写鲜为人知的瓦乡,总有一些人与事在毫无悬念地此消彼长。

好的散文总是有血有肉的,能在文字背后看见一个个独特的“人”。好的散文还是智性的,体现出作者的智慧与情怀。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、《芙蓉》杂志社社长、主编陈新文先生曾这样评价张远文的散文:“作者对事与物充满热烈深情与敬畏之心,并以蓬勃的诗意表达,呈现出身心与山水相融相洽的幽微精妙和深广旷达。作品展示了这样的风格:诗,史,画。语言的诗性,思考的史性,构图的画调。当下,这种纯粹诗性的作品殊为难得。史性是作品的一定深度与厚度,是作品展示思想的有力平台,也是作者情怀之所寄。画调,既有东方的大写意,也有西式的重彩油画,抑或还有现代派的变形夸张。”著名军旅作家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也说:“远文是沅水的儿子。他从沅陵登舟,驶向文学的长河。他的文字蘸了沅江、酉水的灵异,穿云带雨。有对天地万物的细察、深究、体认与默观,又有生命、灵魂与岁月的对话。佛风天雨,艽野飞雪,梵呗嘹嘹,皆纳入其视野,高歌一曲,皆成妙章。”

从一条河流的此岸到彼岸,张远文走了很长的路,花费了很长的时间,而他却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株河边最不起眼的狗尾巴草,不管人们喜欢或是不喜欢,它总是该绿时绿,该黄时黄,似乎决意要成为大地最原始、最质朴、最干净的翻阅者,没有什么可以影响到它葳蕤的心情。         文/马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快讯